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查看: 3082|回复: 0

徽州人口规模最大的几个家族概览——兼谈徽州的外来移民和对外移民

[复制链接]

34

主题

81

回帖

467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76
发表于 2023-10-7 0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地区简介
徽州地区,唐代和北宋中前期名为歙州,方腊起义以后改名徽州,唐以前为新安郡(早期新安郡还包括现在的淳安建德等地)。

自唐以来辖区较为稳定,明清时是一府辖六县,包含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另外还管辖了黄山山区(不等于现在的黄山区,现在的黄山区主体为太平县)。

目前,上述几个县的范围和清代民国有所区别,例如祁门黟县北部的几个乡镇分别来自旧石埭(石台县) 和旧太平县,但这几个乡镇方言上也属徽语,和徽州地区姓氏构成比较相似。

南朝梁末侯景之乱,新安人程灵洗起兵保卫乡里;隋末起义,汪华镇守一方。因此,几次大的战乱对新安郡造成的破坏都明显小于江南北部平原区。唐末黄巢起义,江南江淮等各地人口避难新安的也颇多,丰富了当地的姓氏构成。就连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徽州府也是皖南损失最小的府州(见下文)。

二、姓氏构成
以下各县姓氏构成主要来自于:地方志(当代歙县志)、抽样调查(覆盖全县人口的保障名单、补助名单等信息)。

当代徽州主要大姓及人口如下:


徽州地区超过0.7%的32个姓


三、基因层面上的徽州人口巨族
基因层面的家族与姓氏不等同,比如汪姓在徽州是存在2个主流支系,彼此分开近18000年,即远古时期就分开了,与姓氏无关。那么,这种情况是因为2个彼此无关汪氏家族同时迁入一个地方吗?从概率上说,几乎不可能。较大可能性是其中一支汪氏发际以后,影响了当地其他姓氏人口改姓为汪,而改姓的汪姓中有一支在此后某个时期又爆发了。

此外,由于历代改姓的积累,现在徽州姓程的大部分并非基因层面上的程氏家族后裔,而很多不姓程的反而是基因上的程氏后人。其他姓氏家族也是同样。

徽州地区几大父系家族概览(以下数据主要来自“23魔方”的家族溯源):

1、新安程氏: O-MF22493

共祖时间:约2250年前(西汉初)

全国男性中占比:0.23%

徽州男性中占比:约7.2%

简介:O2a1a1-L599下游,L599是一个共同祖先距今2700年的支系,集中于皖南、赣东北、福建,包含程氏、汪氏、詹氏等家族。

2、新安汪氏1: O-F934

共祖时间:约2200年前

全国男性中占比:约0.31%

徽州男性中占比:约5.6%

简介:O-F934为O2a1b-IMS-JST002611-F325下游

3、新安汪氏2:O-MF14378

共祖时间:约1800年前(东汉末)

全国男性中占比:0.13%

徽州男性中占比:5.0%

简介:O2a1a1-L599下游,L599是一个共同祖先距今2700年的支系,集中于皖南、赣东北、福建,包含程氏、汪氏、詹氏等家族。

4、新安方氏:O-CTS3518

共祖时间:约2000年前(两汉之际)

全国男性中占比:0.31%

徽州男性中占比:3.5%

简介:O-CTS3518为O2a1b-IMS-JST002611-F325下游

5、新安吴氏:O-MF35889

共祖时间:2000年前(两汉之际)

全国男性中占比:0.07%

徽州男性中占比:约3.0%

简介:O-MF35889为O2a1b-IMS-JST002611-F325下游

6、东南叶氏:O-CTS11553

共祖时间:约2200年前(西汉初)

全国男性中占比:0.55%

徽州男性中占比:约3.0%

简介:O-CTS11553属于O1a1a1a1a1-F619下游,F619是一个2900多年的支系,在徽州府男性中能占19%。CTS11553最集中的是浙江丽水衢州等地,在广东东江流域还有一个大的下游分支。

7、东南余氏:O-F65

共祖时间:约1750年前

全国男性中占比:0.20%

徽州男性中占比:约2.0%

简介:O-F65属于O1a1a1a1a1-F619下游,该家族最集中的是淳安县(余姓也是淳安第一大姓)。

8、东南江氏:O-F16212

共祖时间:2360年

全国男性中占比:0.14%

徽州男性中占比:约2.2%

简介:O1b1a1b-F838下游

9、其他家族

以上秦汉以来的8个家族在徽州男性中总计占32%左右,绝大部分或者全部(个别待考)是六朝以前就定居当地或周边地区。

以下家族具体在徽州能排第几位目前不得知。

东南鲍氏家族:O-MF19469,O1a1a1a1a1-F492下游。全国占比0.05%,徽州占比不足1%,可能棠樾牌坊鲍氏属于该支,与上述的O-CTS11553叶氏共祖2300多年。

安徽江氏家族:O-MF19713,O1a1a1a1a1-F619下游。全国比例未知,徽州比例未知。

歙县雄村曹氏:O1a1a1a1a1-F619下游,具体类型和人口未知。

安徽胡氏家族:O1a1b-MF2958,徽州可能有部分胡是该支。

婺源詹氏家族:一支为O1a1a1-BY11120(可能是主体),属于上述的叶氏家族的下游。

休宁隆阜戴氏:可能对应O2a1b-F325-MF7664,或属其下游。

四、徽州唐末以来迁入移民概述
由以上几大基因家族可知,徽州地区占比较高的家族基本都是六朝以前已经定居于当地。唐末,徽州迎来了一次外来移民高峰,但此次移民家族在当地所占的比重十分有限,平均规模也远不及唐以前的旧族。

张宪华《唐末五代徽州的北方移民与经济开发》一文根据明代中后期编写的新安名族志等资料统计了唐末迁入徽州的52支家族。然而,这里面真正来自北方的不足40%,其余均来自江南、江淮、江西、福建等地。如祁门鸟门廖氏、婺源桃溪潘氏均来自福建,歙县呈坎罗氏、休宁两支吴氏、休宁隆阜戴氏均来自江西。另有祁门周氏一支族谱记载来自湖南道州,可信度不高,推测为攀附宋代道州名人周敦颐。绩溪杨溪葛氏族谱记载先祖来自句容,可能也是攀附东晋句容籍名人葛洪。总之,这些家谱多修于明代,早期的世系记载有颇多不可信成分。但是家谱记载的先祖具体到某某州县、先祖又不是很出名的人物,这类族谱可靠度就相对高一些。

此外,《唐末五代徽州的北方移民与经济开发》一文中的很多家族记载来自“黄墩”,此“黄墩”其实是一个类似于光州固始(闽人家谱)、南雄珠玑巷(粤人家谱)的家谱中常见的移民根亲地,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很多“黄墩”移民可能就是当地的土著。

淳熙《新安志》对“黄墩”说的滥觞有相关记载:“黄墩湖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者相与保于此,及事定留居新安或稍散之傍郡......” 原来是黄巢之乱参与构建了当地部分家族的移民记忆。

两宋之际,徽州外来移民较少,规模更加不及早期移民。

五、宋元以来徽州对外移民概述
自宋以来,徽州地区因为地狭人稠(耕地少、人口多)外迁甚多。除了因经商等原因外迁定居外,更为庞大的是外出垦荒的农业人口。

例如,南宋绍兴议和以后,徽州人口纷纷迁入因战乱而人口锐减的江北淮西之地。

到了绍兴后期,徽州移民已经在这些地方占了一定比例。如舒城县民间抗金义兵的将领詹氏兄弟(詹世勋、詹世绩)即为绍兴年间从婺源北迁的。南宋末的六安籍抗蒙将领汪立信(宋史有传),其曾祖父由徽州休宁迁六安,也是徽人对外移民的典型案例。

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见于南宋呈坎人罗愿所编的淳熙《新安志》:“比年(徽人)多徙舒、池、无为界中”,即大量徽人迁入了舒州(安庆府)、池州、无为军(辖无为庐江巢县)。这里面,地处江南的池州因为南宋初年流民武装的破坏,人口较为稀少,也成为徽人外迁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至南宋后期、元、明、清,徽州人口一直源源不断地外流。如枞阳县人口最多的家族“麻溪吴氏”(可能是O1a1b-MF2958下游)为南宋末自休宁迁入,另一大家族“桂林方氏”(可能是O1a1a1a1a1-F619下游)为休宁迁贵池、贵池迁桐城(枞阳),迁入时间也是南宋末。

从姓氏上也可以看出这些地区受徽州的影响:

无为十五大姓:张、王、陈、李、刘、周、汪、徐、朱、赵、吴、丁、胡、何、黄

舒城十五大姓:王、张、李、汪、陈、朱、胡、徐、王、周、吴、方、刘、杨、程

桐城十五大姓:张、汪 、王、李、吴、胡、方、陈、叶、刘、朱、黄、徐、程、杨

南昌十五大姓:李、熊、胡、万、刘、陈、张、黄、王、吴、徐、罗、杨、邓、周

抚州十五大姓:黄、李、陈、吴、周、王、张、刘、徐、杨、曾、邓、胡、邹、何

吉安十五大姓:刘、王、李、肖(萧)、曾、张、周、陈、罗、郭、彭、黄、胡、杨、吴

可以看出,安徽江淮部分受徽州影响很大,尤其桐城,简直是“江北小徽州”,可能有一半的人口源自徽州。而这些地方和南昌吉安等赣语核心区差别较大,熊、罗、曾、肖(萧)等姓较少。

从清代汪姓一甲(殿试前三名)进士名录可以看出徽州在外的移民有相当多的科举成功者:

汪廷珍/乾隆五十四年榜眼 /江苏山阳县 (淮安府)

汪绎/康熙三十九年状元/江苏常熟县(苏州府)

汪应铨 /康熙五十七年状元 /江苏常熟县 (苏州府)

汪廷玙 /乾隆十三年探花/江苏镇洋县 (太仓州)

汪学金/乾隆四十六年探花/江苏镇洋县 (太仓州)

汪德容/雍正二年探花/浙江钱塘县 (杭州府)

汪如洋/乾隆四十五年状元/浙江秀水县 (嘉兴府)

汪守和/嘉庆元年榜眼/江西乐平县 (饶州府)

汪鸣相 /道光十三年状元/江西彭泽县 (九江府)

汪镛/乾隆四十年榜眼 /山东历城县(济南府)

以上人物中,汪镛家世不见于记载,汪守和、汪鸣相可能是较早定居当地的(位于与徽州毗邻的江西东北部,历来交流较多),其余绝大部分为宋元明清外迁的徽人后裔。

晚清太平天国以后,徽州人口锐减,但相对于有限的耕地资源而言,当地依然是人口密集之地,因此在晚清-民国的近百年内依然有大量人口外流。

如民国《歙县志》记载,道光七年(1827年)歙县有62万在籍人口,同治八年(1869年)剩余31.6万,太平天国人口损失率可能在55%左右,这个损失率在皖南地区算比较低的。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人口普查,歙县只剩下28.9万,经历了62年光景人口不增反减,原因是大量人口外流。同样的是黟县,光绪《黟县四志》记载黟县嘉庆六年(1801年)有24.6万人,同治六年(1867年)剩余15.5万,太平天国损失率在50%左右,民国二十年(1931年)人口普查黟县仅剩余6.2万人,而到了新中国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更是仅存5.4万人,晚清-民国期间人口流失惊人。

从汪姓人口分布来看,徽州地区目前汪姓接近18万人,而皖、苏、沪、浙、赣、鄂、豫(主要是信阳)几省汪姓总人口高达300万,可见徽州以外的“徽裔”总量可能已经十几倍于徽州本土,若算上其他省份的则更多。徽州是近千年内人口扩张较为强烈的南方府州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歙县论坛 ( 皖ICP备14023110号-2|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1 17:31 , Processed in 0.0216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